士人或从艺,必克匠俗之气,入技而得正道,艺术之门槛也。若道入而不正,任性为之,日久徒成野类。技之大道为意象也,意象开精神之境界,为道之实质,艺术之本根,无意则空泛,复为干瘪之匠事,故求艺不可偏废,宜入正道通途。从古而得正法,恢弘宇宙气象,妙研古今文章,得儒释道之精髓,崇尚精神虚雅之境。
技乃艺人匠事,仅有技无意,如膏芒之身,仅存躯形,躯形再美,仅一虎皮矣,时人多艺术理论不绝于口,多不解文化本质之要也,古六艺,各有精绝,而源本通,皆具古奥之理,得述自然之妙,所异者仅为形式表现耳。
若精于艺,必潜研古人,神会玄机,无意于形式,陶醉于造化,造化何来?盖与古人会于雅逸耳,得天簌之响,着无形之迹,物我两忘,得与宇宙心会,与三灵合化。
故从艺,不可以小儿戏偶耳,当修身冶性,与古心合,得道于自然,超脱于人生,方涉门径,规矩之外,信手由缰,可任天然。
事书画数十年矣,内中乾坤,近数年始悟点滴。书画一事,虽古法繁缛,若不入正道,更羞涩难掩,书画门径,宜取法乎上,方汲得源泉,而得真知卓见,若不历唐宋而追魏晋,岂知洞里乾坤否?若徒袭华粉,满纸艳妖,虽徒虚名而不足道也。
盖书画皆有高格,若不入格调,无有性情,不得干净利落之法,不有文章净雅这气,不有苍茫弦外之机,无有高士风流之雅逸,何憾士人之心肺乎?
以书画为裁,艺事不能盲目草率,当有崇敬之心,儒雅之操,得古今天地之大成,始为门径,为艺术所彪炳也。
|